臺海網(微博)11月27日訊 新興媒體的發展影響著臺灣選舉生態。候選人通過個人、社群頁面與網友互動,或是通過Line進行造勢動員,爭取年輕人選票,於藍綠都已不是新鮮事。在這次臺北戰況空前的“連柯對決”當中,“網軍”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“傷人於無形”。
  昨天連勝文陣營發表了《依珊的那一天》廣告視頻,在場不少媒體都為之動容。但身為導演的廣告專家範可欽卻無奈地表示,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,視頻一旦上傳,就會被網友改編和惡搞。在這場選戰當中,連勝文的行為被網友嚴格檢視。拜票時被抹黑“丟掉支持者的地瓜”,竊聽案時被栽贓,夫妻二人照片被改成A片封面,每有政見廣告上傳就會被改編……昨天臺灣網絡甚至出現了一張虛擬的連勝文“遺照”,放上政論節目,讓專家們指責“簡直太過分”。
  網絡影響無遠弗屆,就連臺灣主流媒體都會對網絡言論進行跟進。只不過這些抹黑言論有多少是自發性的呢?日前就有台媒爆料,一名從事資訊業的先生利用GOOGLE比對PTT上攻擊連勝文或是護航柯文哲的ID賬號與IP地址,發現至少有33個賬號的IP來自於柯文哲的競選總部和辦公室,質疑柯文哲雇用網軍,操作網絡輿情。指證歷歷,範可欽也不諱言表示,就像是把當年聲勢如日中天的陳水扁,再結合了現在的網絡,才形成了一種“柯文哲現象”。“網軍”集結在網絡上形成接近霸凌的氛圍。網絡讓臺北市長選舉變成一場立體式的“戰場”,資訊需要進一步辨別才能釐清真相。同時,臺灣的選舉文化和網民的道德標準也在這場選舉中面臨檢驗。
  當然,因為輿論觀感不佳,就一味地將責任丟給網民並不是聰明的做法。“網絡戰”將會是臺灣未來選舉的打法。“網絡戰”不能鼓勵以暴制暴,但的確需要好好下功夫,去迎合年輕選民叛逆新潮的訴求。
 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,在臺灣,年輕人的投票率向來遠遠低於年長者。就連柯文哲自己都不斷呼籲,讓年輕人不要只做“鍵盤投手”,透露出他的憂慮。相比起連勝文陣營實打實的組織動員,“網軍”真的能夠拉抬柯文哲嗎?恐怕這對他自己來說,迄今也是一個大大的問號。(海峽導報駐台記者 林靜嫻)責任編輯:燕子  (原標題:選戰傳真/網軍——大規模殺傷性武器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d51ndsti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